滿清欠債
- jackychc
- Oct 24, 2020
- 1 min read
滿清末期,政府財政急轉直下。特別係打輸左甲午戰爭之後,政府開始靠借貸渡日。
中國第一份significant既對外零售債劵係用於清償甲午戰爭賠款既1896年英德借款。 當年清政府要付日本政府既賠款,向英國及德國借貸1600萬英鎊,年息5厘,由HSBC同德華銀行包辦。 1600 萬英鎊者係幾多錢? 376萬安士黃金或者係11萬公斤黃金。

過兩年,清政府又到期要還戰爭賠款,1898 年又同HSBC 及德華銀行再借1600萬英鎊,年息4.5厘。統稱英德續借。
清政府臨滅前,曾大興土本建鐵路,為此,清政府向外國大舉借貸,並以鐵路及稅收抵押。
例如
1904年上海南京鐵路向英國借貸325萬英鎊。借貸5厘息。大部分都未還。

此外有兩條借好多錢既鐵路,
1.津浦鐵路
津浦鐵路係連接天津及(南京)浦口既鐵路,1908年借五百萬英鎊

再係1910年再借300萬鎊(原本借480萬鎊)。

但係兩份借貸都只係還到部分,到1930年代已經開始還唔到利息。
1911年借湖廣鐵路債,當年借左600萬鎊。以湖南湖北的鹽稅及米及厘金抵押。

滿清後,中華民國發得仲多債
1913年發左五國財團債。共2500萬鎊。
銀行總共賺左150萬鎊手續費。民脂民膏都去哂銀行家手上,剩餘既去哂班貪官。

直隸省都發過債:1913年50萬英鎊,全數未還。

Kommentare